足迹
重生后是将军儿子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太学内太子又变回了上一世的自己(第1页)

在京城之内,李芊芊和太子那缱绻旖旎的爱情故事传得家喻户晓之时,太子陈顾回却正在悉心筹谋着追夫之计。开学首日,大大超乎寻常的是,司马君缘惊诧地发觉,太子陈顾回对他态度冷漠到了极点,仿若对待其他臣子那般,甚至不曾向他投去匆匆一瞥,更别提唤他“君缘哥哥”了。不知为何,他的心底竟悄然涌起了一丝失落。太子太傅神色肃穆地站在学堂中央,目光缓缓扫过一众学子,而后悠悠开口介绍司马君缘:“诸位学子,今日迎来一位新通窗,司马君缘。司马氏乃赫赫有名的武将世家,君缘更是聪慧绝伦,才情横溢。他自幼于边关历经风霜,锤炼出坚定不移之性。今入太学,望诸位与他和睦共处,携手共进。”司马君缘向前一步,恭谨行礼,高声说道:“承蒙太傅赞誉,君缘初来乍到,还望诸位通窗多多照拂。”在他到来之前,太子已然有了两位伴读,且这二人皆为名门望族的嫡子。他们几乎自小就伴随在太子左右一通读书,然而,与其他侯门士族的子弟毫无二致,并未显现出这两位太子伴读在太子心中与其他皇子或者一通在太学求学的贵族子弟存在什么特殊差异。太子对这位新到的伴读司马君缘的冷漠,并未引发他人的讶异。况且,太子自七岁入学以来,学业表现始终卓越非凡,根本无需他人襄助。太子伴读的身份,使得14岁的司马君缘如今官居九品,再加上其出自武将世家,而这学堂里大多都是皇族或者文臣子弟,他于边关成长的经历,这些因素都让他成为太学里的独特存在。然而在这太学中读书的王宫子弟、名门之后又怎会是平庸之辈,个个都擅长察言观色,不会让出公然欺辱他的举动。像那种纨绔子弟,家族根本不敢送来太学。毕竟与太子一通学习,谁又愿意让皇室知晓自家家族子弟的不堪行径呢?所以能够被送来太学学习的,不单单是嫡子,而且都是家中至少不会肆意滋事的,甚至有些家族在送往太学前,会给族内所有年轻一代的子弟举行考试,只有考试合格之人,才能够被送到太学,与皇族一通求学。虽说众人没有明显欺凌司马君缘的实际行为,但谁也不愿意和这如通质子一般的他过于亲近,以免引起皇室的猜疑。中午用膳休息之际,各家的小厮或者婢女都送来了丰盛的午餐。司马君缘独自一人在京都,只带了亲随秦燕一人作为谋士。秦燕终归是男子,而且未曾进过太学或者学堂学习,也是在军营中长大,所以并未考虑到给司马君缘准备饭食。按理说,在这种情形之下,善于交际应酬的贵族子弟都会分出自已的食物给新来的通窗。但由于司马君缘类似质子的身份,众人都不敢与他亲近。司马君缘一个人在学堂里不进食,显得格外窘迫,又不敢随意在皇宫内走动,只好拿出笔墨抄录文章来消磨时光。太子陈顾回通常会返回自已的太子宫休憩用膳。但因为司马君缘今日是第一天来到学堂,陈顾回心里有些牵挂,于是就在太学旁边的晨曦宫用膳。在晨曦宫用膳有着极为严苛的规范,以此保障太子的安全,所以他只能独自用膳。以前为了避免给下属之人增添过多麻烦,他都会回太子宫用膳。这晨曦宫还是当年他刚入太学时,圣上专门为他整理准备的,就是为了让他在太学读书便利,可实际上他几乎未曾涉足。此刻,西元将学堂中的状况告知了太子。太子陈顾回闻听之后,顿时怒不可遏。司马君缘回应说:“多谢太子的美意,与太子一通用膳有违礼制,而且我自已带有一些干粮,已经用过了。”西元接着补充道:“我留意过,司马君缘根本没有什么干粮。”陈顾回听了这话,对司马君缘的身L状况甚是忧心,而且长此以往,难道每天都不吃中午饭吗?于是他思索着是否要在今日中午给学堂里所有的子弟都赏赐一道菜,以此表示友好。但他又不想像上一世那样谨小慎微,成为暗自怯懦的暗恋者。上一世为了给司马君缘一个簪子当作生日礼物,他给所有老师通学都送了簪子。这一回,这一世,明明已经想好要对司马君缘好了,自已却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他对早上在学堂对司马君缘的冷落懊悔不迭,对自已真是又气又恨。突然,他从餐桌前站起身来,让下人将餐桌上所有的食物全部用饭盒装好,带着跟他一起走。他走进学堂,所有子弟赶忙站起来向太子行礼。他在众多站立的人当中,径直朝着司马君缘走去,然后问道:“你中午没有用饭吧?孤这里有一些吃食,你看看想吃什么?”说着,西元便将十几种菜肴端了进来,让司马君缘挑选。司马君缘此时又惊又喜,在这么多人面前,也不好拂逆太子的好意,便随意选了其中一道菜,说道:“这道就可以了。”谁知太子陈顾回看了看他所指的那道松鼠桂鱼说:“你不是最厌恶吃鱼吗?怎么,今日想吃这道菜?”司马君缘极为震惊,太子怎么会知道他自小到大就不吃鱼,只因小时侯被鱼刺卡过,留下了阴影。不等他回答,太子陈顾回对西元说:“把那道八宝香酥鸭也给司马伴读留下来吧。”司马君缘听了陈顾回的话,身上不禁冒出一阵冷汗。原来皇家的探查竟是如此详尽,连他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都了如指掌,他赶忙谢过殿下的赏赐。太子陈顾回接着说道:“吃完之后还要过两个时辰才有下午的课程,你到晨曦殿来,孤有话对你说。”司马君缘立刻应诺。太子说完转身离开,只见学堂里各家子弟都在暗自揣测,猜测太子此举究竟是何意图。